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洗涤技术
布草织物经一段时间的水洗后,泛灰发黄是最常见的现象。除了洗涤剂的选择应用问题外,洗涤用水的水质和水洗操作工艺等均有重要影响。 布草织物水洗大多采用强力洗衣粉或通用洗衣粉。尽管洗涤剂配方设计时,考虑多种因素,要在洗涤剂中添加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但有些洗涤剂生产厂家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在强力洗衣粉或通用洗衣粉中过量添加价格低廉的烧碱或纯碱乃至对洗涤去污作用不大的芒硝(硝酸钠)。这无疑会使洗涤剂的去污作用大打折扣,同时降低了其污垢再沉积的效能。 应该承认,碱对提高织物上油脂的去除效果是有益处的。但过量碱的存在,不仅会使织物反复在高温下水洗时易受损伤,某些劣质碱中超标含有的碳酸钙、碳酸镁、三氧化二铁等,还进一步增加了洗涤用水中的硬水物质,其形成的沉淀物无疑加快了织物水洗后泛灰发黄的速度。 我们知道,洗涤用水最好采用经过处理的软化水,这是由于水中含有的无机盐离子会对织物水洗效果构成威胁。正如我们在本章第二节中所讨论的,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在主洗加温条件下,由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转变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它们沉积在织物上以后,会使水洗后的织物泛灰发黄。同样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水中的亚铁离子,在主洗加温及碱性条件下,也会以带红褐色的铁化合物沉积在织物上,从而使洗后的织物泛黄发红甚至呈浅褐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硬水中的无机盐离子与肥皂等阴离子洗涤剂生成钙、镁皂,它们既不溶于水,也不易溶于常用溶剂。这些难溶性皂的生成,不仅浪费了洗涤材料,降低了洗涤剂的去污效率,而且极易黏附在织物上,给织物造成二次污染。织物经烘干或熨平之后,不仅常泛灰发暗,而且去除相当困难。 布草水洗过程中,某些洗涤剂的用量、用法不当,也会造成布草织物水洗后泛灰发黄。众所周知,率漂白剂是布草织物水洗时常用的化工材料。在适宜的温度及PH值条件下,率漂白剂不仅可以去除布草织物上常用洗涤剂不能洗掉的色渍色底,增加织物白度,还能起到一定的抗菌消毒作用,但是率漂白剂的添加量应适中。若添加量过多,或者氯漂白剂在洗涤液中分布不均匀,不但会造成织物洗后发黄,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织物破损。此外,长期使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洗衣粉洗涤织物,或者洗涤操作时荧光增白剂以及柔软剂添加过量,也会造成这些材料在布草织物上的沉积,再经烘干或高温熨烫,从而造成织物泛黄发暗。 布草织物水洗泛灰发黄也与操作工艺有关。织物经主洗和漂白后,一般均经过中速或高速脱水过程,以尽可能降低水洗织物中残存的洗涤液。由于残存在织物纤维中的洗涤液既含有碱性的洗涤剂,又含有从织物上脱落下来的污垢。为了获得最佳的洗涤效果,还需要一定量的水来稀释织物中的洗涤液,并通过洗衣机的物理作用,使织物中的洗涤剂和沉积到织物上的污垢进一步扩散到清水中。这即是水洗织物投水漂洗的目的。为了加速织物中残存洗涤液的扩散作用,尽量稀释织物中残存的洗涤液,水洗织物投水时常选用高水位,并进行多次,以逐渐降低织物上村村洗涤液的浓度。为便于洗涤液从织物纤维中扩散出来,使织物纤维持续保持溶胀状态,投水时代水温还应保持梯度下降。这些操作岁属经验之谈,但操作不当,致使洗涤液中的污垢重新沉积到布草织物上,势必会造成水洗后的布草织物泛灰发黄。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洗涤用水中硬水物质以及洗涤液中杂质、污垢沉淀物是造成布草织物水洗后泛灰发黄的主要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