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洗涤技术
织物在通过主洗、漂白后,洗涤就告以段落,但为了使干净的织物根据不同的用途而需要进行化学上的处理才能达到人们对织物最佳的使用要求,这就需要经过水洗后处理。水洗处理包括过水,柔软、中和、增白、上浆、脱水六个工序。 1、过水 无论是家庭洗衣还是工业洗衣,要保证整体洗涤质量,除了要重视主洗的控制、漂白的补充外,过水这一环节也不可忽视。 一般在过水过程中,为了使水与被洗织物所含的洗涤残液保持足够大的浓度梯度,以及为提高过水效率,通常采用高水位形式。过水的次数与织物性能、使用的洗涤剂性能有密切关系。纯棉纤维吸水性能优良,在洗涤过程中,它所吸附的洗液也比其它纤维(如涤棉等)多好几倍;同样是棉纤维织物,因结构不同,吸水性能也不同。例如毛巾类织物要比平纹结构织物吸水性能优良。对于含碱类比例大大洗涤剂洗涤的织物,由于碱类(如碳酸钠、氢氧化钠、三聚磷酸钠等)到漂洗性能很差,需要相对多的过水次数。实验数据显示:在一台50公斤级的水洗机以高水位为主洗后毛巾过水,第一次过水后,毛巾含残留洗液是16.7%;第二次过水后是3.23%第三次过水后是0.108%;第四次过水后是0.0117%。因此,过水次数3~4普遍适用于大部分的织物。 主洗后织物过水需要一定的热能。但选择温度有个原则:每次过水的水温应成比例的梯级下降,不可骤降。例如主洗温度为80℃,那么第一次过水水温取70℃,第二次过水水温取55℃,第三次过水水温取35℃。 采用高水位过水,时间应选在1.5~3分钟。50公斤级以下水洗机过水时间可选取1.5~2分钟,50公斤级以上的可选择2~3分钟。
|